如何应对输入性通货膨胀
输入性通货膨胀是由于进口产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这里不展开叙述。主要手段就是少用和开发代替品。我们着重检讨一下美国量化宽松引起输入中国的通货膨胀的应对方法, 因为量化宽松比进口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面广。
1 - 最常见的是人民币升值。如果不是美元,相对的人民币升值是最有效的方法。可是如果对美元升值,会影响到对美出口,进而影响到国内的就业率,这是政府最不想看到的。不过即使是会影响到对美出口,人民币还是要在一定范围内升值。升幅要看其他对美出口的国家是否他们的货币对美也升值。
2 - 增加对外投资。本来这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大部西方国家不让中国企业收购优质资产,或参与收购及合作投资。当然可以让企业多进口一些所需要的商品,作为超正常储备, 特别是生产物资。
3 - 采取较紧的财政政策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这个应该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如果用加息来收缩银根,又不能让人民币大幅升值,热钱更会流入(因为有升值的预期)。到时候,热钱一退就麻烦了。如果减少政府投资,也会影响到国内的就业率。我觉得采取较紧的财政政策是不可行除非之前的财政政策是非常宽松的。
4 - 最粗暴的方法是外汇管制。简单地说,用政府的法规不让热钱进来。他们想退的时候也不让退。当然这会影响国家的开放政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时候这法子也要用用,对热钱加高进出堤坝。让热钱都进来,国内的钱又出不去,那就等着的通货膨胀。房价还得飙,对国家经济发展没好处。说什么把热钱引到一个“池子”的想法太一厢情愿了。
5 -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上一次美国量化宽松,中国就这个做的好。用双边换汇的方法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但是想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首先要有财政纪律。如果中国也发几万亿加速经济增长的话,其他国家也不相信人民币的币值了。看看国内这几年的物价上涨应该算是经历了通货膨胀。
其实人民币升值是最好的办法,但是我们不知道现在汇率是多少才是合理地反应币值。笔者认为应该放宽个人和企业的外汇持有额。藏汇于民更能合理地体现汇率。这当然需要更多专业人士来帮助个人和企业管理外汇风险。简短地说,笔者认为应该设置政策障碍,少让热钱进来。让人民币升点值去买些便宜的商品和物资回来,改善人民的生活。还可以增加政府支出,用来建廉租屋,升级医院,完善学校等民生建设。